歡迎光臨天津盈日鋼材貿易有限公司
全國咨詢熱線:13672172636
熱門關鍵詞:
聯系我們

電話:13672172636

郵箱:2286919460@qq.com

   2286919460@qq.com

地址:天津市北辰區韓家墅鋼材市場

鋼材價格适時而變 因勢而動

時間:2020/2/13 11:52:02 點擊:

鋼材價格适時而變 因勢而動

供給端:廢鋼調節階段性波動

國内鋼材産量創新高,其他地區産量有所下滑

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2019年10月我國生鐵産量6558萬噸,同比下降2.7%,1—10月生鐵産量67518萬噸,同比增長5.4%;2019年10月我國粗鋼産量8152萬噸,同比下降0.6%,1—10月粗鋼産量82922萬噸,同比增長7.4%;2019年10月我國鋼材産量10264萬噸,同比增長3.5%,1—10月鋼材産量101034萬噸,同比增長9.8%。10月受環保限産影響,高爐生産受到一定影響,同時現貨價格偏低,電弧爐開工率也較低,導緻10月産量出現一定下滑。但全年看,生鐵、粗鋼、鋼材産量增幅都較爲明顯,若從9月數據看,折合粗鋼産能利用率達到100%以上,其中除生産技術提升外,産能置換過程中存在違規新增産能情況。國内的高産量與之相伴的是國内高需求,特别是房地産投資高增速對需求拉動明顯。

從全球市場來看,2019年10月全球粗鋼産量1.515億噸,同比下降2.8%,1—10月累計産量爲15.408億噸,累計同比增長3.23%,增長的主要貢獻來自于中國,1—10月中國粗鋼産量同比增加5713萬噸,全球粗鋼産量同比增長4821萬噸,全球其他地區粗鋼産量整體是下降的。除中國外其他地區粗鋼産量的下降,主要與外圍經濟有關,2019年以來全球PMI持續回落,整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,各經濟體也是通過降息等政策來刺激經濟,在貨币政策作用下11月數據略有回暖,但趨勢性仍不明朗。

2020年理論新增産能減少,但産量大概率維持增長

2020年鋼鐵行業去産能工作階段性結束,近期市場更加關注産能置換情況。根據Mysteel統計,2018年以來全國前後發布96項産能置換方案,其中46項将于2020年年底前投産,涉及45家鋼企。拟新建煉鋼産能7318.8萬噸、煉鐵産能6837.05萬噸,退出煉鋼産能8648.28萬噸、煉鐵産能8361.23萬噸。拟新建高爐48座、轉爐45座、電爐16座。初步計算,其中76%的煉鋼産能和42%的煉鐵産能将在2020年下半年投産。新增産能集中在華東、華北地區,其中,鋼鐵大省河北2020年将投産近億噸産能,涉及煉鋼産能4965.8萬噸、煉鐵産能4996.5萬噸。

從數據上看,退出産能大于新增産能,但需要注意以下兩方面:一方面,僵屍産能置換和違規新增産能。由于在産能置換實施過程中,部分用以置換的舊産能已長期關停,或在新産能投産之前已提前停産,存在僵屍産能或已停産的産能重新折算到置換産能之中的情況,從而形成新的增量。在産能置換過程中,鋼企通過建異形高爐導緻實際産能增加,前期國家發改委、工信部以及統計局聯合發布《關于做好鋼鐵行業産能、産量調查核實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對鋼鐵企業近3年的裝備産能情況及變化情況進行調查核實,并說明情況。調研的主要内容有:以法人企業爲單位填報《鋼鐵企業産能、産量及固定資産投資情況調查表》,鋼鐵企業産能、産量及固定資産投資情況說明;對2016年以來鋼鐵企業産能有變化、2019年1—9月産量同比增長超過10%、年化産能利用率超過100%的應分析原因。另一方面,産能置換後,技術升級帶來的産出效率增加,特别是轉爐利用系數出現明顯提升。綜合來看,2020年生鐵産量有望保持增長,整體增産幅度約700萬—900萬噸。

環保:常規限産影響弱化,非常規限産有擾動

從常規的采暖季限産來看,2018—2019年采暖季開工率明顯高于往年,季節性明顯回升,環保限産有所放松。2018—2019年秋冬季限産效果較差,根據生态環境部公告的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9—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》、《長三角地區2019—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》、《汾渭平原2019—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》,除京津冀地區要求PM2.5同比下降5.5%(去年3%)、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8%(去年3%)有所提高外,限産方面并無更嚴要求,在要求不能“一刀切”的同時,按分類評級情況進行限産。根據唐山地區2019年調研情況來看,實際限産力度弱于去年,根據已經公布的政策文件和唐山地區相關的産能數據估算,2019年整個采暖季期間綜合限産比例約爲24%,低于2018年31.55%的限産比例。

非常規限産方面,主要在于各地重污染天氣預警及相關方面的應急響應,各地主要根據天氣情況進行限産,這種頻繁停限産對鋼企正常生産和安全造成嚴重影響。非常規限産對高爐開工率和生鐵産量的影響在2019年國慶節前後表現尤爲明顯,高爐開工率由9月中旬68%左右最低下滑至56.22%,2019年10月生鐵日均産量211.5萬噸,環比下降5.71%;粗鋼日均産量263.0萬噸,環比下降4.71%;鋼材日均産量331.1萬噸,環比下降4.83%。

整體看,鋼企經過近幾年大量資金投入,環保治理已取得顯著效果,對鋼企生産影響作用逐步減弱。

廢鋼調節短流程供應,進而影響鋼材産量

2019年新增電爐鋼産能約1000萬噸,但受制于廢鋼價格約束,整體産能利用率并不高。長流程、短流程存在結構性成本差,短流程供給靈活調節,從而在價格下行過程中,長流程鋼企隻要穩住廢鋼價格,每次價格擊穿短流程成本之後,短流程就會先減産,而長流程産的螺紋鋼總體供應不足(短流程占比20%—30%),所以當短流程供應減少一段時間後,新的供需關系會帶來價格的回升。

前面我們提到鋼企轉爐生産效率得以大幅提高,主要在廢鋼的添加應用上,生鐵粗鋼比值也反映了這一趨勢,長流程增加了廢鋼用量,而我國廢鋼供給分布較爲分散,價格容易被幾家大型鋼企集中定價,從而使廢鋼價格全年處于高位,使得短流程成本高于長流程,平均來看長流程成本比短流程成本低400—500元/噸。因此,當鋼價因需求波動時,短流程就會被動調整開工率和産量,從而使得供給端具有彈性。

如果廢鋼供應沒問題,價格像國外一樣便宜,那電爐鋼成本就會大幅降低,但國内廢鋼供應是偏緊的,特别是長流程轉爐環節添加廢鋼比例提升後。而進口方面廢鋼作爲國家禁止進口的“三廢”之一,總體進口量較小。整體看,在供給沒有改善的情況下,廢鋼價格還是由幾家大型鋼企決定,當價格下滑時作爲長流程鋼企調節利潤的工具。

需求端:地産投資韌性較強

鋼鐵行業屬于典型周期性行業,價格波動表現出強周期性。供應端産能置換集中投放期,供應整體有增量,市場逐步轉向供應過剩過程,比較好的一點是廢鋼對短流程供應起到調節作用,價格更多依賴于需求端表現。從市場表現看,房地産對鋼材需求和鋼材價格起到決定性作用,2020年上半年房地産投資有望保持較高增速,下半年下行壓力較大,基建在專項債增發的情況下有望起到逆周期調節作用,制造業難有起色。

房地産投資:韌性較強,全年前高後低

從最新數據看,2019年1—10月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增10.3%,增速較1—9月回落0.2個百分點。從銷售來看,1—10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2019年以來首次由負轉正,同比增長0.1%,1—9月爲下降0.1%,商品房銷售額增長7.3%,增速加快0.2個百分點。1—10月,房地産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54882萬平方米,同比增長9.0%,增速比1—9月加快0.3個百分點。房屋新開工面積185634萬平方米,增長10.0%,增速加快1.4個百分點,單月增速至23.2%。1—10月房地産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8383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16.3%,降幅比1—9月收窄3.9個百分點;土地成交價款9921億元,下降15.2%,降幅收窄3.0個百分點。銷售的轉正以及新開工高增速對螺紋鋼需求拉動作用明顯。

我們認爲,2020年房地産投資仍将展示其強勁的韌性,成爲宏觀經濟的“壓艙石”,但是其逐步回落的趨勢也無法逆轉。

在中性的假設之下,考慮到房價2020年大幅上漲困難,但是下跌亦難,一二線城市仍是房價走勢的引導者,考慮到限購政策松綁概率較大,以及一二線城市的财富效應,一二線城市房價下行的難度也很大,因此全國平均房價将不會有太大的變動,預計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也在-1%和0%之間波動,預計新開工增速在4%—6%,施工5%—7%,竣工大幅上升,在15%左右,建安投資增速6%,土地購置費增速10%,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在8%左右,節奏上表現爲前高後低。

基建:專項債增發有望支撐回升

2019年1—10月基建投資增速累計同比僅爲4.2%,充分诠釋了債務約束機制下資金因素對固定資産投資的影響。2018年年底的時候,市場普遍預期2019年房地産指标會有較大的滑坡,而對基建投資增速回升至名義GDP增速附近存在共識,但2019年前三季度全口徑基建投資增速3.4%,不及名義GDP增速的一半,讓人大跌眼鏡。尤其是2019年交運、城鄉社區事務等基建相關财政支出增速較2018年回升,前10月地方專項債累計發行2.14萬億元,發改委加快基建項目審批,加上基數不斷下降,基建投資增速僅緩慢回升。

考慮到基建屬于穩經濟最重要的領域之一,我們認爲以當前的财政和貨币手段,短期内促進基建升溫是相對比較容易實現的。2019年11月20日國務院發布了《關于加強固定資産投資項目資本金管理的通知》,将港口、沿海及内河航運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由25%調整爲20%。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降低部分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後,财政部也提前下達了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。

整體看,基建投資有望回升,但幅度依然受約束。預計2020年基建仍呈現典型的前高後低走勢,一二季度基建增速可能與名義GDP增速持平,但是三四季度可能回落到3%—4%的水平,2020年全年增速預計略好于2019年,上升空間有限。

鋼價出口壓力繼續增加,低價進口貨源有沖擊

2019年鋼材出口市場延續弱勢,據海關公布最新數據,2018年1—11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5966.3萬噸,2017年同期爲6382萬噸,同比下降6.5%;11月我國鋼材出口457.5萬噸,環比下降20.5萬噸,同比降幅爲14%,爲2019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。2018年1—11月累計進口鋼材1082.1萬噸,去年同期爲1261萬噸,同比下降11%;11月我國進口鋼材104.2萬噸,環比增加1.2萬噸,同比下降1.8萬噸。

2019年出口表現弱勢的原因,一方面與貿易關系有關,特别是闆材類;另一方面是國内鋼材沒有價格優勢,下半年一度有低價資源流入國内。同時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大,外部需求偏弱。預計2020年出口維持偏弱态勢,并且進口端有可能受低價貨源沖擊。

成本:原料整體偏弱

鐵礦石:供需關系轉換爲供大于求

根據四大礦山發布的财報數據,2020年,鐵礦石預計新增産量爲2700萬—8600萬噸。增産的主力主要來自淡水河谷,公司預計2020年将複産3000萬噸由于潰壩事件導緻停産的産能,此外其2019年三季報顯示前期S11D項目2019年産量約7600萬噸,2020年将實現S11D地區的滿産,達到9000萬噸産能,增加約1400萬噸。非主流礦基本維持平穩,國内礦預計小幅增加,對市場影響不大。

需求方面,根據我們前期預計,2020年生鐵新增産量約700萬—900萬噸,對應拉動鐵礦石需求增量約1120萬—1440萬噸,而國外其他地區受需求制約,生鐵基本維持平穩。

鐵礦石增量主要看四大礦山,預估約2700萬—8600萬噸,而需求端國内生鐵需求增量約1120萬—1440萬噸,供應大于需求,價格重心将下移。

焦炭:去産能執行不及預期,供應壓力較大

展望2020年,根據Mysteel統計數據顯示,預計焦炭新增産能約3000萬噸,如果淘汰産能落實政策較差,焦炭整體供應較大。需求端生鐵700萬—900萬噸的産量增幅,對焦炭需求拉動約350萬—450萬噸。焦炭整體供應壓力較大。

出口方面,受外部需求較弱的影響,國外焦炭報價較低,國内焦炭出口沒有價格優勢,并且低價焦炭資源對市場階段性沖擊。在外部需求偏弱的環境下,2020年焦炭出口壓力依然較大,并且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,同時面臨外部低價資源沖擊。成本方面,進口煉焦煤資源對國内焦煤市場産生沖擊,這也是2019年下半年煉焦煤價格出現大跌的原因。2020年仍将受進口沖擊以及港口高庫存壓制。

整體看,焦炭供應大概率增加,供需仍維持供大于求,庫存高位且出口壓力大,成本下移,焦炭價格重心将繼續下移,風險點在于去産能執行超預期。

小結

鋼鐵行業2020年産能置換集中投放,生鐵新增産量預計約700萬—900萬噸,需求端房地産投資增速小幅下滑,大概率呈現上半年強下半年走弱,基建投資有一定回升空間,制造業投資難有起色,整體供需維持相對平衡。需求的季節性波動對鋼價起到決定作用,廢鋼作爲供應調節器,限制鋼價上行和下降空間,利潤重心将有所下移。預計螺紋鋼維持3000—4000元/噸區間波動,熱卷維持3100—3900元/噸區間波動。節奏上看,上半年鋼材價格整體維持振蕩上行,下半年價格下行壓力較大。

風險主要有鋼材需求大幅下行風險(價格下行風險)、環保大幅收緊(價格上行風險)、國外礦山事故(價格向上風險)、焦炭去産能超預期(價格上行風險)以及宏觀其他風險事件。